高考0分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974|回复: 54

蒋多多:“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47:31 |显示全部楼层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


                                                                               作者:徐孟南


蒋多多

蒋多多



(一)

2007年一二月间,也就是在我读高二时,一次在学校的阅览室,我在一本著名的教育杂志上看到了河南高考0分生蒋多多的高考壮举,文章中也提到了和她同年的重庆的几百名报名参考的学生集体拒绝高考的事件。杂志上说,他们是在表达对现行高考、现行教育的愤怒。显然人人都知道高考的暴行,只是这个国家的聪明人太多,都不出来反抗,都坐壁上观呢!
  当天晚上,我就急不可耐地去上了网,很兴奋地看着关于她的报道,我仿佛找到了知己。她的0分发生在2006年的高考。
  多多是个很普通不过的女孩,她性格比较内向,人很老实,不爱和别人交流。这样就适合埋头苦干了,所以她的分数一向都很高,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二初,她的分数一般都在班内前十名左右。出色的成绩一直令家人感到欣慰。她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本来期望第二胎是男孩的,不料又是女娃,起初,家人认为她多余,就给她起名“多多”。好在,她的高分数令她的家人对这个女娃刮目相看,家人对她充满期望。在家人看来,她考个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当然她也很自信的。家人只希望她以后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建个幸福的家庭。当然这也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多多象老农民一样埋头练习做试题——非读书,因为考试考得是做过的类似的题目,只读书,不练习试题,是被认为白上学的。
  可自从多多上了高中,接触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了,不再被书本上的东西迷惑了。她常看到报纸上关于现行教育弊端的报道:很多学生自杀,杀别人,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分数,不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其实,咱建议聪明的领导应该下令媒体不要报道关于校园负面的新闻,最好像一些媒体宣传某某一样宣传大好的中国教育,这样“叛民”就会越来越少,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民都是很容易被驯化的。可能是以前饿着了,现在能吃饱了,尽管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毕竟相对是好多了,还没有被逼上绝路!所以,我们先选择沉默!
不想被跨省,就得回到正题,且说多多也知道不少批判高考的名人,如韩寒,郑渊洁等,她认为他们都有本领,而他们的才能不是来自学校教育,而是来自自我的教育,用自己的方式读书——也就是因自己的才施自己的教了。
  “难道现行教育真有问题?!”读了高中的多多开始这样问自己。其实,她以前就怀疑过现行教育,只是为了能全心做题目而没有接着想下去。
  上了高中,学习压力令多多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高二时,老师规定学生饭后多长时间必须进教室,而且每节自习课上都在教室里“监视”,一点自由都没有,就象囚犯,她们不想学还得装着学,怕老师批评嘛。对啊,学生最无奈了,我们学生肩负着家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未来--不说国家的未来,那个太遥远--我们的家人爱我们,我们的未来很重要,一般人都不敢造次,我们不得不被逼着学习,做着不断重复的试题。
  话又说回到多多身上,再加之多多的数学分数不行——每次老师提问,同学都非常踊跃,而她在座位上傻站着,回答不上来不说,也听不懂,真是生不如死。
因此,她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想“造反”。
  高二时,她看到很多关于教育的报道。有一篇报道说:一位分数差生见到老师就笑,有一天老师对他说:“你成绩那么差,还有脸笑出来?!”
她就想了:老师怎么可以这样?!
她思考了:如果不是高考指挥棒在那儿挥动着,老师们会以分数(决定升学率)作为评论学生的标准?!没有升学率迁引着,老师会视分数差生如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他们全都踹出去?!狗屁高考害人不浅!!
  由于对学校的学习不感兴趣了,多多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她沉迷于写作。不去练习做试题,分数必然降低,这是每个学生都十分明了的道理。多多自然也不例外,她的分数也直线下滑,最后进入分数差生的行列。为了便于管理(照顾分数优生),老师把她调到教室最后的位置,分数差生都在这里窝着的。老师不管她们,只要别影响优生练习做试题就万事大吉。差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别打扰优生,以防老师把你踢出教室,滚吧,一个老鼠屎害了一锅汤!
说到此,多多还记得在小学二年级,老师不让分数低的她参加期末考试,每当想起,她就十分气愤,而四年级以后她成了分数优生,以前对她爱理不搭的老师,主动来找她了。现在,她又成了分数差生,自然也能习惯老师的冷漠。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时语文很差,我记得我都没有过语文分数,而语文老师就天天打我,我被逼急了,我上完数学课就逃回家了,我怕老师又找我背课文,我最厌烦死记硬背了,我每次都背不出--我背书紧张,背过的东西全抛之脑后了,以致后来我最怕背书--老师就打我,并且罚我站教室后面,我现在还清楚记得那老师的嘴脸;从二年级开始,我成绩渐好,老师不再打骂我,也能和颜悦色地和我说话了;但高二时,老师的嘴脸又出现在我面前,冷漠。这两张丑恶的嘴脸,我永远挥之不去。
  话还得说回来,多多和自己相同身份的分数差生倒很热情。她觉得差生特别可爱,他们活泼,能给人带来欢笑,重人情,会关心人,不象有的分数优生连机器人都不如。分数差生也有特长学科,也有喜欢的科目,可一科出色也和大学无缘,也和老师的关注无缘。大概是同病相怜吧,她甚至认为:站着的差生比跪着的优生伟大得多。呵呵……分数差生优生各有千秋,人人都有两面性嘛!
对于这些分数差生,多多还认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的天赋,老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把他的兴趣发展起来。"“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什么两样......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空白......”
  “现在都有很多人因为高考自杀和杀人,我要向教育部门建议,不要让学生把高考看得太重,目前很多教育方法都有问题。”多多这样跟班主任提过,希望班主任向教育部门传达。呵呵……我当年可不敢和班主任这样说,因为我知道后果。而多多得到的后果是班主任的批评:“你是来学习的,想那么多干什么,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才有出路。你看你现在成绩差的,考试一次不如一次,不想学就回家,别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听了这话,她只有沮丧的回到座位,用笔头来宣泄——写小说。呵呵……我当年写日记发泄的。
  走投无路的她只有利用高考来向教育部门提建议了。这是她在高三下学期想到的。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她大量阅读报纸杂志,积累教育建议和意见。她要用双色笔答题。她要高考得0分以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为此,她还精心拟定了高考0分计划草案。

(注:本文摘自长篇纪实小说《高考0分声》,共七节,更多见下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0:07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从高二开始,母亲经常看到女儿多多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写东西。一开始,母亲认为她在学习,后来才知道她在写小说。见此,母亲很不解,也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母亲也劝过她,但她不听。
  难道,多多不觉得自己这样做对不起父母?!她也想过这个问题,也为是否高考考0分犹豫过,但每当想到现行教育的弊端,她就顾不得了。而且,她也在问自己:难道上大学是我唯一的出路?!她已经不想上大学了。上大学不是她的梦想。她的梦想是创作和表演。
  在多多上学的历程中,父母一直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学校,如果考不上好学校,她很可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只能跟土地打交道。从小学到初中,多多也一直很听父母的话,期期得奖,即使上高中一、二年级时,她的成绩在班级也能占到20多名。这让父母满怀希望。
  但变化发生在高中二年级下半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偷偷地写了篇小说,让姐姐看看,姐姐说写得不错,不如让报社看看能不能发表。她们把小说寄了出去,一家报社竟然做了报道并发了一小段。这对她影响很大,她的兴趣也完全转移到写作上了,并计划出书。
  每天,自习课、课间、饭后,特别是中午,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却趴在桌子上写小说。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写作的话,下午上课特别有精神,如果不写,整个下午都昏昏欲睡。她写的速度非常快,一天可以写一万字,写的时候都是一遍写成,很少修改。
  她写的小说有校园生活,有武侠小说,还有一部电视剧,但都没有完成。她从来不喜欢看别人写的小说,嫌它们都太长,也害怕看了别人的小说像穿上了小鞋一样,使思维受到约束。
  在多多的心中,“写作是件可好玩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便一发不可收,《开学伊始》、《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网中人》等,一部接一部地开始写起来,到高中三年级时,她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有时写到激情处,心里和脑海里想的全是写作,全然忘记了学习。
  在蒋多多家里,她保存厚厚一摞英语作业本,打开这些作业本,便出现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全是她的作品。一共有40本之多,大概有一百多万字。这些作品,她让同学看后有的夸她有才华,但却被老师批为“乱七八糟看不懂的东西”。
  写作很明显影响了她的成绩,这让她的母亲十分担忧,母亲要求她高三时不要再写了,她才有所收敛。但她并没有放弃,临近毕业时,她还有出书的计划,但因为高考违规事件的发生,她决定推迟出书计划。
  她的决定似乎并不坚定。对写作的兴趣,她似乎没有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0:42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高考前,多多和其他考生一样报名、照相、体检、备考。她也没向任何人透露他的高考计划。呵呵……保密啊!
考前那天晚上,她和平常一样,睡得很好,心很平静,就等着高考了。
第二天上午,和其他考生一样去参加改变命运的高考。她的父亲也偷偷地跟着去了。之前,父亲提出陪她考试的,可她不允许,不就考个试嘛!有人陪又有什么用。可父亲不放心,怕她在考试的路上出意外,不能参加改变命运的考试。父亲远远躲在考场外看她,希望别有意外发生,见她安全进考场才放下了心。谁知她的事是出在了考场上!
  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考的是语文。多多用了大约20分钟做完选择题,使的是双色笔。然后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页,倒过来,开始刷刷地写。她很紧张,把头埋得很低,左手紧紧捂着试卷,一口气写了大约2000字,把主观题的空白处都填满了。
  她的作文谈的是“高考制度该不该改”,以对话的形式,让几个人参与讨论,在结尾处她写道:“要让民主大众来决策,而不能让一两个当权者决定。”试卷上方留下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也就是“心被无奈的社会现实击碎了,喜欢孤魂野鬼似的自由”。至于作文题是什么,她直到晚上在寝室听同学们议论时才知道。
  交卷时,多多故意将客观题放在上面,监考老师提醒她:“试卷放反了。”蒋多多的心怦怦乱跳,她担心,监考老师不会收她的卷子。回到寝室,她看到几米外的办公楼里,老师们在整理试卷,好像有卷子被抽出来,又吓了一跳:“我的试卷会不会被……”无论在哪里,她都忐忑不安;无论做什么,她都不能够专心致志。她一直在想试卷可能被咔嚓了。
  下午考数学时,多多感觉“写得最不成功”。试卷还没发,监考老师就两次查验她的证件,让她很不安:“是不是语文考试太出格了,上面注意了?”终场前15分钟的哨子快要吹响时,她的行为暴露,一位监考老师拿起她的试卷对同事说:“这个学生不做题,在上面乱画。”多多看到“满脸嘲笑的表情”。她不知所措。
  而最后一天考英语时,多多“写得有点狼狈”。主观题都在第二卷上,她只好做一会儿选择题,趁老师没注意,再写几句观点,写完一行赶紧用第一卷盖起来。
  “不过,我的试卷很有保存意义”,她后来说,“特别是语文卷”。如今,她写在试卷上的一些观点已广为人知:“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老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兴趣,把他的兴趣发掘出来。”“学校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
  写得兴起,平时没有的想法也落在了笔端:“现在的教育完全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输送的是一个模型的人才。”“社会上之所以有文凭造假的现象,是因为社会提供了机会,用人单位招聘人就看重文凭,这种观念也要转变。”但在平时,她认为自己说得再有道理,也不会有人注意。这也就是人微言轻的道理。我们高考故意考0分就是想有话语权。
  考试结束后,父亲听别人议论,今年考题不太难,就想知道女儿考得怎么样,他去看她。多多来到校门口,胖乎乎的父亲一脸笑容望着女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问:“考得还行吧?”
她轻声说:“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己自有打算”
父亲的脸一下子变得特别难看。他没说话,心里特别痛苦。
而她心里却有泪水大颗大颗地滚落。
父亲失望而归。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她的压力很大。她无法面对父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啊!
  高考结束后,有一股对不起父母的感觉充斥着多多,她不敢见家人,她无法面对他们。但愿,高考能达到目的——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并找她谈话,说说教育问题。这样才不枉对家人的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1:18 |显示全部楼层
(四)

  这年的6月9日下午,多多回到了家,脸色很差,父母什么也不敢问。吃完饭,她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她害怕看到爸妈的眼光。心里的愧疚之情让她无法面对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自己是个不孝子。
多多实在是受不住了,她需要离开,出去躲避,虽然躲不过自己的愧疚之心,但起码能躲过父母的眼睛。12日,她清点了几件衣服,带着高中省吃俭用攒下来的200元钱,借口填报志愿离开了家。而对于自己在考场的行为,父母还蒙在鼓里。
  其实,在学校的时候,多多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她开始偷偷地攒钱。父母每月只给她100元的生活费,勉强够一个月的生活。但为了省钱,她每顿只吃一个包子,这样下来了,她积攒了200多元钱,当作出门打工的路费。
  填报志愿结束的当天,她就坐车到了郑州。到郑州时已经是次日0时许,她给在郑州上学的姐姐打电话,姐姐的手机关机,联系不上。她就在火车站广场上游荡,直到联系上姐姐。在姐姐那里,她向姐姐说了她的作为,并说她想出去打工。姐姐批评她的做法太幼稚,并劝说她一个人出去太危险,不让她出去。但她并没有听取姐姐的劝说,第二天就去了山东菏泽。到菏泽时,已是次日1时许,她躲在火车站里坐到天明。在车站里,有不少人问她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想找工作,并表示愿意帮助她。她都警惕地一言不答。
  等到天明,她到菏泽市区到处寻找小广告。
  在这一段时间,她特别无助,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痛苦啊!!咱深有体会。
  工作未果,又快身无分文,多多又回到南阳,她不敢回家,十几天中,白天整天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转悠,晚上就到亲戚家借宿一晚。甚至有两个晚上,她跑到南阳师院校园,准备在长明灯教室里度过一晚,但长明灯教室没有开放,她只好到女生宿舍楼下,坐了两整夜。呵呵……比咱当时的条件好多了,我“自杀”后只能睡破建筑里面的,蚊虫多,又脏,而且还担心家人,那段时间最难熬了!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备受煎熬的,多多担心改卷老师不按违纪来处理,那样等于白费了自己的冒险。她希望能够早出处理结果。
离家十几天,多多给家里打过两次电话。第一次实在想家就忍不住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是妈妈接的。听得出妈妈很焦急,很为自己担心,对于高考的事儿,她没敢跟妈妈提。
  第二次跟家里联系是这年的6月24日,那天她去了叔叔家一趟。接到的还是妈妈的电话,说学校通知她去一趟,让签个名。当时妈妈在电话里安慰她说,如果考不好,再复习一年。
  在叔叔家的多多接到母亲的电话,她意识到应该是考试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去学校的路上,多多心里想肯定是学校知道了高考违纪的事。她以为是上面看到她写在试卷上的建议后比较重视,找她谈话了。
  第二天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让她在“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上签字。她问老师,为何只有一门“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老师说,你问那么多干吗,上级只给发了一门。多多把自己在考场上故意违规的情况向老师做了说明,并说她本来是想全部得零分的,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老师批评她说,你写这些干啥,教育制度不是你所能改变的。
  多多最初的愿望没能实现,她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恳求老师给她指条路,但老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在回去的路上,弟弟对她的成绩也十分失望。在弟弟眼里,多多是十分优秀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多多每年都能得到好多奖状,这也是弟弟十分佩服她的地方。事实也正是这样。咱也有同感啊!可没办法啊!
这时,多多仍然不敢回家,不敢对父母说,那种对父母的愧疚让她无法自拔。
  6月28日,她感到特别孤独特别想家,给当地媒体打了电话。她想倾诉,也希望记者给她指条路,但多多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派记者来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1:54 |显示全部楼层
(五)

 “我已走投无路了,不敢回家,我该怎么办?”6月28日上午,多多打电话给报社如是说。
  在电话里她哭泣自己高考总分114分,离家出走已十几天……
  正当她断断续续向记者讲述时,电话断了。待记者按来电显示打过去时,电话那头却又无人接听。
  女孩怎么了?她现在在哪里?她不会有什么想不开吧?这一连串的问题,揪着记者的心。不久,电话再次响起,又传来女孩的声音!“刚才电话卡上没钱了。”女孩现在在南阳市街头一公用电话亭内。
  记者随后与她约定在南阳师范  学院门口见面。
  下午,记者赶到了南阳师范学院门口一公用电话亭旁。
  一个瘦弱、黝黑的女孩,手里拿着几本书,背一个黑挎包,正四处寻望。
  
  之后,多多受到全国媒体关注,但只关注她本人却很少关注教育,更没教育部门找她谈话,她感觉很悲哀。
  更令她悲哀的是:7月7日下午,卧龙区妇联一行干部来看多多,带来了两件短袖衫和400元钱。干部们起身离开时,多多三次追上去退钱。汽车刚刚发动,她不安地哭出声来,将手上的笔和纸狠狠地朝地上摔去,抹着泪大喊:“我要的是精神,不是金钱!”妈妈蒋树梅赶紧给一位干部打电话,要他们折回来,然后拿着衣服和钱追了出去。此后40多分钟,多多一直在抽泣,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她希望教育部门找她谈教育改革的事情,可不来也罢了,还叫别人来侮辱自己,她那么的失望,那么的伤心!她需要真正的倾诉对象,她希望人们的理解,父母的谅解!可总是失望!!
  多多的"白卷"事件在互联网上一出,有很多人对她表示佩服和赞赏。贵州民族学院一位退休教师还在特快专递中称赞多多“是一个思想和心理都十分健康的人,很有主见、很能思考,而且敢做敢为”。
  也有人批评她天真、幼稚,不现实。央视一位记者把许多网友的意见下载到电脑里带给多多看,她只看批评的意见。“他们的认识太自私,太狭隘,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我很大度,不和他们计较。”她坚持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把她比作堂吉诃德,她不明白“高考制度怎么不能改变?!”
  她还记得高三开学没多久,语文老师华锋在课堂上说了高考几句好话,她便写了篇四五千字的文章《我就不再批评你了》反驳他,“你看看吧。”她面无表情地把文章交给了华锋老师。
  华锋老师当时有点哭笑不得,但他很佩服这个学生的勇气。“这是一种很可贵的行为,太特别了,她喜欢完美和透明。”华锋老师说,多多的文章激起了他读高中时久违的一种感觉。但他有点担心多多的高考,试图在评语中提醒她:“人在红尘中想绝然超脱物外,可能吗?!”但多多说:“起码精神上可以,思想是最自由的。”
  华锋老师是与多多交流较多的老师,他认为这个女生“和别的学生不一样”,很有个性和主见,对规定的话题作文不感兴趣,经常不按照要求去写那些议论文,而会代之以小说、戏剧,甚至让古人和今人在文中相会。华锋老师劝过她好几次,她说:“文学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东西,不能被强迫,否则就是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华锋老师在评语中肯定多多的作文,“见解深刻,感情真挚”,“文章虽然很偏激,但那也是你的文气”。
  三年来,多多写了约100万字的作品,都是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完成的。“她很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华锋老师说,多多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怪女孩,她只是不爱主动说话。“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敢拿自己的前途挑战高考制度。”华锋老师说,“但多多做了。
  在英语老师郭云涛的眼里,多多也没有违纪行为,“一点也不调皮,根本不令老师头痛”,但“基本不抬头听课”。“她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很少与外界沟通,看到更多的是事物的阴暗面。”她在文章中说校园“阴森可怕”,说自己的世界“没有光明、温暖和真诚”,但尽管如此,她“还是不能彻底地放弃对光明的呼唤”。
  “她看起来很冷,但打交道后,会发现她对人挺好。”和多多同宿舍的胡杨说她“心胸一点也不狭窄”。一次,胡杨有一件事做得不太好,她向多多道歉,“她很大度地原谅我了”。平时,宿舍的同学会聊到很晚,连胡杨都难以忍受了,但多多一句话也不说,“躺在床上,很安静”。对于多多在高考中的行为,胡杨啧啧两声:“挺胆大的,有一定道理。”
  但母亲蒋树梅却觉得多多“很傻”,因为“几百万考生都没人那样做”。6月29日,她才从郑州的亲戚那里得知女儿的行为。蒋树梅原本对多多考大学充满希望,打算贷款送她读书,但她实在弄不清这个“成天不爱说话不爱笑”的女儿在想些什么。“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后要去帮助别人。”多多对母亲说。蒋树梅觉得很可笑,“你都这个样子,还去帮别人?”

  此事稍有平静后,11月18日,《成都晚报》刊发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高考0分女孩蒋多多写言情小说成都百万富翁掷万金为其出书?》的稿件,文中,“百万富翁”王翔进自称在蓉(四川成都的别称)城做生意,打算掷万金为多多出书。
  11月2日,王翔进做生意顺路来到郑州,出发前他特意给多多发了个短信:“明天我这张火车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得到多多的“默许”后,他来郑州“拜会”偶像,多多到车站迎接他。待在郑州的两天里,两人一起逛公园,吃西餐。王翔进称谈到为她出书的问题时,多多比较沉默。“但我知道她内心是很希望出书的,这毕竟是她的一个梦。”后来他肯定地说。
  临走时,多多在王老板的笔记本上写了一段留言:“坚持你想坚持的,追求你想追求的,记住初衷矢志不愈(正:渝),我心飞扬,梦想早成。一切好运。——碎心飞魔”
  看到多多写下的这句话,王老板自认为这是多多对出书的默许,所以,离开郑州后,他赶往北京联系出版社咨询出书事宜。他还联系了几家图书批发商,意欲打开销路。
  “没卖出去就算我亏损,如果卖出去,大家就一人一半分成。”王翔进称,当他把这些情况告诉多多的时候,蒋多多却发来短信“你误解我了”,这让他“感觉很尴尬”。他没料到多多根本没打算出书。
  "为什么你准备为她出书,还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到底是为了帮蒋多多圆梦,还是为了借她的名义来炒作?"
  针对这个话题,王翔进后来说:“当初蒋多多不同意用她的名字出书,我只好说加上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她最后说‘那是你自己的事’,经得她‘默许’后,我就和成都媒体说了。其实我在帮蒋多多圆作家梦的同时,也有炒作自己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4:58 |显示全部楼层
(六)

 以下是2006年末河南商报报道:
  [对话“多多”](徐孟南注:这里可能不是多多的原话)
  回首往事仍不悔
  记者:在今年高考期间,你用双色笔答题,文综成绩被判零分,考试前想过后果没有?如今你成为受人关注的新闻人物,你咋看待这件事?
  多多:当然想过,那就是4科都希望被判零分,事后就与我无关了。世俗眼中所谓的“神圣”高考将在我的意识中完美淡漠掉,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挑战世俗。
  记者:高考前知道交白卷的张铁生吗?如何评价这个人?
  多多:整日埋头苦读现代版的四书五经,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再说与张铁生也不是同一年代的人,不知道当时他是咋想的,也不想评价任何人。
  记者:听说你最近在郑州一家职业中专上学,专业是什么?生活状态如何?周围的同学咋看你?
  多多:是,参加学习不到一个月,我没给任何人讲,这样就没人打扰我,尽可能多地学点儿有用的知识。我选择的是电脑专业,以前我在初中、高中很少接触电脑,现在想补补。
  至于现在同学咋看?还像高中那样,留着几分别人眼中所谓的“清高”。知己到来言不尽,话不投机半句多。
  否认接受富翁“好意”
  记者:11月18日,《成都晚报》报道称,一位在蓉城做生意的富翁要为你出书。有这事吗?
  多多:今年9月,王翔进给我写了封信,在大赞我的同时,说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最后,他说帮我出书,因我不了解情况,就没答应。此后,他多次发短信,求我能满足他的“善心”,也被我拒绝。
  记者:听说王老板是百万富翁,他认为你和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他说你写了120万字的小说。11月3日,他曾来郑州“拜会”你?
  多多:他的底细我不太清楚。前几天,他确实来郑找我了,目的是让我同意他的设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原来这句肺腑之言也可以随便引用,看来这年头知己可真是不值钱啊……只要套近乎用得着,就可以随便冠以知己之名。
  出书到底在圆谁的梦?
  记者:王老板这次来郑州,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临走时,你还在他的笔记本上用圆珠笔写了一段留言,是这样吗?
  多多:可笑!原来满门心思想着功利的人,也还有精力去想如何给人惊喜啊!不过也不好说,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基因尚且可以突变,还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发生呢?
请问王先生,有胆量说清出书到底是谁的梦吗?我若真的那么想出书的话,早就出了,有必要等到今天?连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不敢赤裸裸说出来,还有本事经历什么风浪啊?
  不错,临走时王先生是让我给他签个名,他认为这就是给他的协议书吗?呵呵!况且我签的名字是我的笔名——“碎心飞魔”,是无效的呀!
  富翁写小说“多多”名领衔
  记者:王先生说,《挚爱撑起生命的天空》是你在高考结束后写的又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把它归类为“青春言情小说”。小说主要强调的是爱,“也反映出你对大学的憧憬”,是这些吗?
  多多:那书是他自己写的,何苦要这般劳神费心地绕那么大弯子呢?他一切都可杜撰,唯独一点:我蒋多多对大学憧憬吗?误解我的初衷倒也无所谓,可他误解我的思想。不!我的思想,他还远没修到那种有资格误解的水平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王先生毫无调查,便敢那么狂妄自大,是我要求加上他的姓名的?何必把功劳推到无功者身上呢?小女子无功可不敢受此大禄。
  记者:王先生说帮你出书前,先给媒体打个招呼,这样书出版后好卖,以后他还准备帮你出其他几本书?
  多多:王先生好伟大呀!
  连与他无关的书都愿慷慨解囊地帮着出,多谢了啊,不过真正文学中的俗士还请知趣地止步,别侮辱了高雅艺术!
  记者:他本来想帮你出《天凉好个秋》,但出版社说纯文学作品不好卖。其他的作品如果好的话,他会挑好的出,他现在主要是帮你做一些修改、编目录之类的活儿?
  多多:我的作品是会轻易拿给他那种人看的吗?
  记者:听说他妻子也支持他帮你出书?
  多多:应该夫唱妇随地配合圆场了,毕竟是自己的书,没太大含金量。
  “根本没见过什么言情小说”
  记者:王先生说你们合作的“青春言情小说”名字为《挚爱撑起生命的天空》,王说此书名是你取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多多:我根本没见到这本书,哪能给它取什么书名?是他来时告诉我的,《挚爱撑起生命的天空》讲述了一个北大学生回到家乡,因不负责任的孪生哥哥与一个女孩发生婚外恋,被女孩家人找上门,却因长相相似,被误认为他就是哥哥,而他因为对女孩母女的同情,选择承担照顾女孩的责任,结果被北京大学开除的故事。
  记者:既然这个稿子是他的,与你的相比如何?
  多多:他的小说与我的没有可比性,再说没拜读过,也没发言权,也可能如蓉城媒体所说的“文笔不错,结构也还可以”。
  记者:将来的打算是什么?会不会出书当作家?
  多多:以后找一个工作混日子,然后就**喜欢的写作。作家只不过是一个职业,绝不是事业!不过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资本,炒作也一样。所以,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才知道什么叫无悔人生。绝不能为那些“长舌头”因瓜田李下之论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2-5-30 17:56:17 |显示全部楼层
(七)

 以下是2007年7月中旬华商报的报道:

反思高考系列报道:再访06年零分答卷学生蒋多多
2007年07月11日 05:07:06  来源:华商报
  无意于上大学的蒋多多在放弃了高考机会后,没有失去更多。2007年5月,当记者辗转找到她的时候,这个外表普通、个性独立的女孩已在上海某技校就读快一年了。

  蒋多多语录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空白……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
  *高考制度是有问题,最近几年上面也在改,可改来改去,教育内容没有变,等于没改
  *教师是带着利益的目的去授课,学生是为了考上大学去听课,这能学到什么?老师会关心学生真正想些什么吗
  *学生的想象力在学校教育中被彻底摧毁了


  蒋多多行迹“‘蒋多多’的博客那不是我的”

  去年高考爆出的最大冷门是河南南阳考生蒋多多交了白卷。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她举动无异于从千百万考生、家长中站出来朝人们顶礼膜拜的塑像吐了口唾沫。可吐过之后,喧嚣之后。蒋多多还是蒋多多,大家还是一样的要高考。
  2006年高考前的一个星期,蒋多多越来越无法忍受高考带来的压抑。她觉得自己必须冲破这种铁屋子一样的沉闷,可是,怎么做呢?
  她还是想到了高考。她是个思想活跃的女生——尽管这一点学校许多教师和学生并未发现。她想,高考是最受人关注的,而在最受人关注的事情上面做些“手脚”,不就很容易实现这一最诡秘的想法吗?
  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浮浮沉沉了整整两个星期。这期间,她一样去学校完成在她认为是很无聊的高考前的各项工作。只有蒋多多的母亲蒋树梅说,那阵子感觉蒋多多好像有点怪,但又不好问,因为她家的两个女儿,数这个女儿“格色”(特别,有个性)。
  蒋多多也曾有过对父母如何交差的顾虑。可是倔强的她还是要按计划行事。2006年6月7日这天,她像没事人一样在高考试卷上用双色钢笔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制造考卷“零分”,因为这样可以起到轰动效应,一如当年的张铁生交白卷。
  她不顾监考老师善意的劝止,在几张卷子上她以“碎心飞魔”的名字一气写下了8000多字对高考、对学校教育的批评。说“批评”是比较恰当的用词,因为她没有过多宣泄自己对高考的不满,而是长篇大论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看法。  她认为,“中学教育营造的教育氛围太多利益的成分(功利目的),而这使得教育成为教育者生存的工具,尤其在应试教育面前,每个教师无法逃脱,学生更像圈进笼子的小鸟”。
  和外表沉默寡言截然相反的是,瘦小的蒋多多从来就不缺少幻想。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也没什么书——即便是电视也很少看,但在她脑海里,一直有五彩斑斓的故事在上演。她把想象力偷偷变成了文字。“她一放假就闷在家里不出来,写的啥也不让人看。”发现女儿私底下偷偷写写画画的蒋树梅,至今也没看到过孩子写的什么东西。面对她的担忧,她的丈夫蒋光奇却很少见地决定:不为难女儿,“只要她好好学,管她写啥哩”。
  蒋家住在村口,一个小院子。院里摆放着在农村人家很少摆着的很多花,另外,还养着三四条狗。不过,没有一盆是蒋多多自己养的。“她对花草不感兴趣,也不太玩”,蒋树梅说这都是自己的爱好。而女儿蒋多多的特点是即便再热,也要一个人闷在厢房的黑屋子里用笔“想象”。尽管夏天酷热难当,蚊子有时能把蒋多多叮得跳起来,可她还是能“顽强”地拿条湿毛巾在屋子里写上好几个小时。“她不喜欢说话,脾气太倔,从来不让人看她写的是啥。”父亲蒋光奇是憨厚、爱孩子的传统农村家长,他说家里两个女儿都很勤快,虽然蒋多多搞出来这么大的事,他也很少说她,只是觉得十多年的辛苦白费了,有些可惜。  蒋多多也不知道这些年写了多少。在46个作业本上,她已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各种故事的题材和梗概是什么。不过据她的姐姐蒋豆豆说,武侠和童话的更多一些,不过,把小说作为自己隐私一般看待的妹妹,也从没让她看过一个哪怕完整的故事,多多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从没想过发表。
  在写小说之外,蒋多多还有一个更瑰丽的梦想。她想学演艺。这个想法被父母否决了,让她极度郁闷:难道我就不能学演艺么,为什么非要考大学?她像落进了无法摆脱的囚牢当中,梦想的无从实现,让她反思多年来走过的中小学之路,反思过后,她便发现自己已到了非发出呐喊不可的地步。“上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在70个学生的班上还当过第一。可我现在也想不起来学过的哪篇课文吸引我,或者说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课文都是节选的,老师也是模式化的授课,而且我最受不了老师时刻要求大家向高考看齐。”
  7月初,“蒋多多”的博客赫然出现在网上。在首页“蒋多多”名字下方,写着“我要所有的科目都得零分,以此抗议高考与教育制度”。博客很火,访问量也很多,经与蒋多多本人联系,她笑着说,那不是她的——因为现在她正研究社会学理论根本顾不上这些。“不过,我会去看看的……”


  对话蒋多多“这件事我现在觉得有点可笑”
  记者:把自己的高考试卷弄成“零分”,你哪来的勇气?
  蒋多多:过去了,我不想再说了(笑)。这件事没什么勇气不勇气的,我觉得这么做我不郁闷。其实主意定下后,我也没有太多的犹豫,除了对父母有那么点愧疚,我想了就做了。
  记者:你平时在班上是不是不太“突出”,比如活泼、成绩特别好?
  蒋多多:哪有?从来都不活泼(笑)。大家在班上都是忙功课,忙着高考。其实,谁也不太在意谁。但我觉得老师特没意思,学生也特没意思,所以平时各自“三点一线”,各忙各的。成绩吧,我在班上算中等,努力一下也还能考上个什么大学。
  记者:你想过上大学么,比如北大、复旦这样的知名学校?
  蒋多多:以前要说没想也不是,不过当我想这么做(交白卷)以后,我就不想了——中学都是这个样子,大学还能怎样?
  记者:事情过后有没有学校收录你?你答应过么?
  蒋多多:有学校联系过。但我不想上——我都这样做了,还么会想去上大学呢?
  记者:那你不是现在又在上海上学了?
  蒋多多:又不是大学,我念的是技校。  记者:在事件过后,你的目的达到了么?
  蒋多多:没有。所以这件事我现在觉得有点可笑。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蒋多多:本来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可后来,热闹是热闹了一阵,没什么改变。我说的改变是教育内容的改变,虽然教育制度也要变,但核心是要教育内容起变化。可这没有实现。比如“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落到实处”等。我本以为自己的建议会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但后来我就有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当时感到很害怕,怕家里埋怨我,感到很无助。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高考有问题的?
  蒋多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很早了吧。觉得上学没意思。
  记者:你觉得你在整个事件中处于什么位置?
  蒋多多:我希望我的言论能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可是媒体更关注。我不反对媒体介入,但我不希望只关注我,而不去关注我所关注的教育问题。我觉得,有些人特幼稚,有的人对我不了解。批评也好,褒扬也罢,我都不在乎。
  记者:你真的没想过复读么?
  蒋多多:复读意味着什么?复读是为了上大学。如果我的目的是上大学,我还会这么做(指交白卷)吗?我现在已经对上大学没有兴趣了。再者,瓜田李下要避嫌。即使我想学习,我也会选择技校和自学,学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当初就这么想的。
  记者:你认为学校怎么改变?
  蒋多多:学校当然要改变,尤其是模式化,因为学生的承受力有限,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特别有想象力,感性的东西多,需要理性的引导。每个人都有个性,人之初本无性,要把个性与整体性区分开来对待。
  记者:你写了很多东西,也看了很多书么,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家?写作与读书你怎么看?
  蒋多多:家庭条件不允许,只是读过一些杂志。以前没有喜欢过哪个作家。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道德沦丧,对生活缺乏太大的感受,生活得平淡无奇。目前我最喜欢的书是两个月前看的米兰昆德拉的《论小说的艺术》。
  其实不读别人的书还怕写作时受他们作品的约束,彰显不了自己的个性。
  我最早喜欢画画,后来才写小说。我觉得学生应该根据兴趣、爱好来学习,我比较喜欢学动漫制作和影视演艺。我的理解是文学需要靠新思想才能增加活力。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教师怎么样?
  蒋多多:我觉得现在的教师没有一个让我感动,在学校里。他们是带着利益的态度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利益的心太重,像上一节课多少钱,补个课多少钱,死背教学大纲,怎么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知识全都是灌输性的,管学生需不需要都来上。又特别重视分数。
  记者:有没有你不喜欢的课?
  蒋多多:我不喜欢数学,那时候觉得数学没用。现在才知道数学跟逻辑有关,我现在正在研究灵魂,也在上逻辑课,对数学的看法跟原来不一样的。中学的很多课文我都印象不深,这可能跟老师授课的方式有关,好像全部割裂了,看不到整体,没有哪篇课文感染我。
  记者:你觉得《最后的一课》怎么样?喜欢么?
  蒋多多:没印象了。
  记者:我看了你姐找出来的一篇《米老鼠逛京城》,似乎是在影射城市的城管与市民的矛盾关系?
  蒋多多:你看啦(惊讶)!那是我想象的,米老鼠实际就是我,影射什么我倒没想过。
  记者:你不愿意让人看你的小说,那你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些什么人,你想表达什么?
  蒋多多:侠客啦,米老鼠啦,侠客最多,因为我觉得侠客可以随所欲为。
  记者:你有没有像侠客一样出去过?
  蒋多多:嗯。我去过山东。一个人去的。高考后我到郑州我姐姐的警察学校玩了几天。觉得没意思,就坐火车去了山东菏泽。
  记者:你为什么喜欢山东,在菏泽没发生过什么事么?
  蒋多多:山东树多,绿,还有水。菏泽就是这样的。那天我是凌晨4点下火车,在候车大厅坐了半夜。有个男孩过来找我说话,说了几句就分开了。
  记者:你不害怕么?一个女孩出去?  蒋多多:那有什么可怕的?女孩怎么了,我又不是不能辨别好人坏人!
  记者:你对高考不满,为什么没有想到和学校老师、家长沟通交流?你反对高考的实质是对中小学的教育制度不满,那你为何没有选择弃学,你觉得学生中的厌学情绪大么?
  蒋多多:那些老师我一个都看不上。而且,我对高考不满怎么能跟家长说,在学校,很多同学都厌学,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就算想退学,谁敢?
  教师看高考亲历高考是人生一大快事
  经历过高考的人的感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亲身经历一次高考,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你想,千军万马从桥上往过挤,自己也能跻身其中,至少不会有一种失落感;其二,如果能顺利地挤过桥去,在对面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让人很有一种成就感;其三,经过十年寒窗,如果经过高考,得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一种社会身份,这也是社会对自己劳动付出的认可。
  至于有人抨击高考制度,我认为,一个社会必须有一种评价制度,不是高考这种,就会是另外一种;而作为现行社会中的一员,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现实,不适应或不愿适应,只能说明无能或逃避,并不能证明更高明;满腹牢骚或不愿面对,并不能改变现实,既然不能改变,不如勇敢面对;人,要有这样一种信念,这种制度合理,我能适应,那种制度不合理,我还能适应。
 

  专家谈蒋多多一个自卑又有表现欲的孩子
  蒋多多的这一种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能是一种***性人格障碍和表演性人格障碍的混合。这种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做一些不符合社会常规的事情,过分感情用事,用一些夸张言行吸引别人注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此人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不能适应,得不到成就感,就产生一种自卑和逃避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更强的表现欲。现行的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不能满足蒋多多的成就感和表现欲,而她在这一方面的欲望又特别强烈,从而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ipwdp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4 21:32:32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nncxx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4 23: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棉葛你懂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7-7 10:42:34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考0分声 皖ICP备10004957号-2

GMT+8, 2024-3-28 19:56 , Processed in 0.1006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